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医院简介
热点新闻
100份两会建言 中国医疗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来源:八点健闻 文|刘冉 吴晔婷 谭卓曌
医疗圈内的院士、院长、科学家,医疗圈外的企业家马化腾、李彦宏,他们认为中国医疗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因身体原因缺席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这个话题很快上了热搜,原因也许在提醒人们: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和身份与财富无关。
因此,医疗历来都是两会期间讨论较多的议题。马化腾这一次也书面提交了一个相关的建议:完善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换句话说,就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这是一个非常受关注的议题,比如不久之前,钟南山的挂号费、张文宏的年收入,都曾经引起很多的争议。而行业沉疴药品回扣,也和这个问题息息相关。
当然,今年两会最热的议题,还是围绕着新冠疫情,再来一次怎么办?无论公共卫生立法,还是疫苗研发和安全,都有很多讨论。
八点健闻梳理了100多份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希望从中可以看出,医疗圈内的院士、院长、科学家,医疗圈外的企业家马化腾、李彦宏,等等代表委员们,认为中国医疗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新冠疫情暴露短板,
代表委员建议加强公共卫生建设
新冠疫情引发了举国上下对于公共卫生的关注,成为今年两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如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认为,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方面的三大短板:一是缺少大体量的区域性应急医学中心和战略储备中心,难以有效应对突发大体量的公共卫生事件;二是传染病医院生存艰难,综合性医院应对乏力,关键时刻难以承担传染病救治的应急任务;三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应急技术储备不足,难以有效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
为此,朱同玉建议,为应对10万人级别的全国性疫情爆发,可按人口在全国超大和特大城市分区规划约10家国家应急医学与战略储备中心。应急医学中心应具备三大功能:一是区域范围内病例应急救治;二是快速确认、鉴定病原体;三是研发、创新预防、诊断、治疗技术。
应急医学中心可以“平战”结合,平时可用于临床诊疗、开展研究,或参照以色列等国家的模式,设计为地下医院,平时作为车库,疫情爆发时迅速转化成病床,为其他医院床位腾挪赢得时间,将损失降到最低。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静瑜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公共卫生的硬件建设。
2、培养足够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人才,让他们安下心来进行卫生防疫工作。希望社会上要像关心临床医生一样关心公共卫生,尊重公共卫生的贡献。
3、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与制度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系统,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政府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4、公共卫生单位应该与临床一线的医院、科研院所紧密结合,有一个一体化管理机制,三方能互相配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及时的研究总结。
陈静瑜还建议将每年的 1 月 23 日设为“国家公共卫生日”,以进一步唤起和增强公众的公共卫生理念、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的认知。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郭玉芬建议制定公共卫生法。
郭玉芬认为,纵观中国现有公共卫生相关的法律文件,呈现出领域间的分散性和差异性,没有一个居于基础地位的总括性法律。她就此建议,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立法的前瞻性,将疾控体系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来抓,用制度规定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各有关部门责任分工。她还提出,健全优化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等重大疫情、重大事件救治机制,固化成功有效的救治经验;强化综合医院临床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知识培训。
事实上,在“两会”开幕之前,受新冠疫情冲击影响,加强公卫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已经逐步展开。
4月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带动提升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5月11日,卫健委再发通知,在全国推广上海市发热门诊建设管理工作经验。一是完善发热门诊设置,增加隔离留观空间,开展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增强力量配备;二是加强发热门诊能力建设,增加CT配置,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三是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人员筛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坚持救治优先;四是落实院内感染常态化防控,严格院感防控措施,全面开展全员培训,严格落实标准预防。
柳叶刀刊登中国团队新冠疫苗结果,
委员建言政府支持到海外做三期临床
疫苗是抗击突发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武器。针对疫苗研发赶不上疫情播散的问题,朱同玉建议,完善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疫苗研发绿色通道。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新发突发传染病疫苗的战略储备库;二是在免疫保护机制清晰情况下,允许采用替代性指标以取代攻击保护试验;三在风险可控情况下,允许开展病毒攻击的临床研究;四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情况下,允许开展疫苗0期临床研究。
5月22日,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刊登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和康希诺联合开发的新冠疫苗人体试验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安全且能产生免疫应答。这是一个好消息,但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真正的疫苗有效与否,需要通过三期临床试验来验证。
如今国内新冠肺炎发病率已经很低,后续开展三期临床困难,只有去海外那些新冠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寻找患者。而这样做需要大量资源,成本等也会飙升。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在他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尤其是联防联控部门,能够统一组织、协调本土药企参与到国际的临床研究中。政府在资金、物资、人员等方面,能够给予足够强度的支持。并称,如果国家在临床实验方面不能及早给予政策法规和技术上的指导,可能会使一些工作白做了,甚至有负效果。
陈薇院士也有提案,“我今年准备的提案是关于建设国家生物安全科学与产业创新中心。在几十年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武汉抗疫一线,我更加觉得,在生物安全领域要做出真正的创新性成果,要能够迅速普及、惠及广大百姓。”
疫苗研发出来后,运输过程也需全程可控才能保障接种安全,2018年的“疫苗危机”使得中国的疫苗行业陷入深深的不被信任之中。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通过物联网技术解决疫苗运输,流程追溯以及安全接种等各个环节的短板问题,做到拿不错疫苗、打不错疫苗,全程可显示、可追溯,提供消费者需要的疫苗品牌,使公众放心安全地进行疫苗接种。
提高医生待遇、保障人身安全
马化腾建议完善医务人员激励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因身体原因缺席了今年的两会,但他仍然提交七份书面建议,其中一份是关于医疗服务与医生获得感。
马化腾建议,应加大投入力促改革,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帮助医务人员实现“制度性减负”;把“新基建”延伸到医疗卫生领域,进一步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帮助医务人员实现“技术性减负”;精细化管理患者关系,重建医患和谐;让基层家庭医生和乡村医生,充分享受政策与技术红利,促进医疗模式适应老龄化趋势,弥补城乡差距。
而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也是建议和议案提及较多的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国家重点学科肾脏病科名誉主任陈香美建议:对于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一线的医务人员,给予更优厚的物质补偿和更高规格的精神奖励;给予医护人员合理、有尊严的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
也有代表针对某些特殊的医务人员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的何琳副所长连续三年就“稳定疾控人才队伍”提交了提案。
何琳指出,从2010年开始,疾控人才队伍就在流失,这几年流失了200多人,包括她所在的贵州疾控中心省级人才流失也很严重,很多博士都走了。5月21日,她在一个座谈会上说,“我们2018年流失的一个博士,上海复旦大学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毕业,现在已经到深圳去了。作为40岁的副主任医师,2017年全年的收入只有8.2万元。”
何琳提出两点建议:第一,调整防疫津贴,要有可操作性;第二,把疾控纳入公务员的管理,从工资待遇还有职业发展方面能够有所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泗水县苗馆镇隈泉村卫生室村医刘庆民建议:加快培养年轻的本土化乡医人才,加强解决乡医的待遇。
除了待遇,另一个对医生关注较多的议题是人身安全,2019年底,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遇害,2020年1月,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又被砍伤。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台联会长高峰建议,与国外先进医护体系看齐,将“袭医”与“袭警”同罪,加强震慑效应,提高犯罪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步长制药总裁赵超建议:普遍推行医院安检系统;加固“事故保险”机制,为广大义务工作者提供另一层保障。
而陈香美代表的另两项建议是:加大公共卫生财政投入,强力保障医疗防护物资储备和建设;切实加强医护人员安全保障,将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作为医疗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的重大安全责任。
公共卫生和个人隐私的平衡,
李彦宏建议新冠信息采集设立退出机制
新冠疫情期间,基于大数据实施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密集接触人群管理以及后期的健康码等技术手段,对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复课起到很大作用。但也引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例如疫情初期武汉返乡人员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使得当事人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有领导干部因泄露个人隐私而被处罚。
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平衡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建议,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采集的个人信息应该设立退出机制,加强对已收集数据的规范性管理,并研究制定特殊时期的公民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和使用的标准和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提案建议加快编制发布《重大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个人信息保护管理指引》,明确具有收集和使用相关个人信息权力的指挥机构、执行机构,并明确相关工作启动条件和流程规范。同时,还应尽快启动建立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机构,并把个人信息权保护纳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范畴。
本次两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审议民法典草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车捷,针对民法典,提出对疫情防控中收集的个人信息加强保护的建议。他认为应分析已经收集和使用的个人信息的留存期限,在满足疫情后期监测预警和存量数据保护需求的基础上,对个人信息进行必要的删除、清理,至少进行脱敏处理,避免非疫情防控的滥用。另外,除经过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外,在疫情结束后,各地健康码收集的个人信息应当及时删除。
原标题:请回答2020:从100份两会建言,看当下最受关注的医疗议题
点击数:5510   录入时间:2020-5-25   【打印此页】 【返回】
注: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图片与文字来源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